“一带一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几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这条发端于中国的世界最长经济走廊,“朋友圈”日益扩大,所有参与国家和地区都从中受益,逐渐成为国际共识。
中国的外贸新格局需要“一带一路”。在国内“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中,既有东部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传统强省,也有外贸存在“短板”的中西部地区省份。短短几年时间,“一带一路”让不少内陆腹地逐渐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更令人欣喜的是,“丝路红利”让一些西北贫困落后省份找到了发展新机遇、新动能。我国西部丰富的能源、化工、特色农产品等资源纷纷走出国门,受到国际市场青睐,同时来自中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矿产和欧洲先进的制造技术也正在为西部地区企业补齐发展短板。
数据证明,“一带一路”已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新亮点。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6.3万亿元,增速超过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增速。
世界经济复苏需要“一带一路”这个“中国方案”。打开地图,“一带一路”一头连着充满活力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另一头连着经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广大腹地国家,其中不乏对投资、技术、物资极度渴求的发展中国家,国内一些相对饱和的工业产能、制造业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等也在积极寻求转移出口。
互补才能互利,共生才能共赢。几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去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14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可观的税收和就业岗位。“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欢迎。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服务、技术、资本也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互利共赢局面日益成熟。
共识已形成,共赢路方兴。“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古丝路繁华,正在今日这条活力更足、合作更深、潜力更大的世界经济走廊重现。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