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两会新闻中心联合召开“富裕江西”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省工信委、南昌县、樟树市负责同志和政协委员围绕“推进经济总量质量提升,实现富民强省”主题,介绍和发布具体举措、特色亮点和观点建议。江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陈惠龙主持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陈惠龙 (朱源杰 摄)
陈惠龙: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省两会系列发布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富裕江西”新闻发布会。今天晚上,我们邀请到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主任李庆红,省工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煜,省人大代表、南昌县委书记、小蓝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胡晓海,樟树市人民政府市长董晓明,省政协委员、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朱丽萌,请他们围绕“推进经济总量质量提升,实现富民强省”这个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赣媒体、境外驻赣媒体和省市新闻媒体,共计42家新闻单位。其中,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中国江西网、手机江西台、江西手机报、江西手机台、凤凰网江西频道、省政府网等正在做融媒体直播和文字实录。
下面,先请省发改委李庆红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主任李庆红 (朱源杰 摄)
李庆红: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宏伟目标。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发改委充分发挥经济综合部门职能作用,在“富裕江西”建设上下大力气、有新成效。
一是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一方面立足于稳增长。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狠抓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在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扶实体等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有效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去年全省GDP增长9%,总量突破1.8万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一方面着眼于提质量。坚持创新驱动,牵头制定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意见,出台实施中医药、大健康、通用航空等发展意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创新平台、试点示范、政策支持,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占GDP比重提高,高耗能产业占比下降。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局良好。全面启动“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出台100条含金量高的政策,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500亿元以上;钢铁五年去产能任务一年完成,煤炭去产能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等工作同步扎实推进。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武九客专江西段建成,赣深客专、安九客专、兴泉铁路、皖赣铁路改线等项目开工,特别是新开工的赣深客专、安九客专及已开工的昌吉赣客专,与已建成的沪昆高铁一起,将构成我省高铁十字架大动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接近6000公里,基本完成“十三五”建设目标。机场旅客发送量超过1000万人次。统调电力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
四是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赣江新区获批成为中部第2个国家级新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更加完善,南昌综保区获批设立,赣州综保区封关运行,昌九两地基本实现医疗同城化,昌抚两地实现通信同城化,沪昆高铁经济带加快形成。
五是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成功争取我省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全国三个试验区之一。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实施覆盖全省主要河流湖泊的五级“河长制”,各项生态工程、示范试点扎实推进。
六是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预计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9%,实现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扎实推进一批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建设,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攻坚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认真落实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在“富裕江西”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六个着力”:
(一)着力抓住创新驱动“牛鼻子”。坚持重点领域创新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重点是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搭建国家和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平台、企业和基地,进一步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更好地激发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活力。
(二)着力打好产业升级“主动仗”。尽快出台我省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政策意见,聚焦新制造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时,把振兴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做好帮扶实体、结构调整、提升产品质量等工作,促进传统动能焕发生机。
(三)着力激发深化改革“强动力”。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用能、融资、物流等领域再研究实施一批降成本措施;同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一城一策”去库存,稳妥有序去杠杆,加大力度补短板,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着力抓好重大项目“主抓手”。今年重点推进省大中型建设项目980个,总投资1.4万亿左右,力争年度完成投资3600亿元以上。铁路方面,力争开工建设昌景黄铁路,全线开通武九客专,建成九景衢铁路及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工程;同时,重点实施一批公路、机场、航运、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更加注重挖掘消费潜力,实施好旅游、文化、体育、康养等一批幸福产业消费工程。
(五)着力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主要是进一步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新一轮崛起等国家战略,实施深度融入“长珠闽”行动计划,主动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加快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
(六)着力打造区域板块“引爆点”。聚焦聚力国家级赣江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儒乐湖核心区产业新城、“水陆空”无缝对接的综合交通枢纽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试验,逐步使之成为引领全省发展的新引擎。同时,纵深推进昌九、昌抚一体、苏区振兴、赣东赣西两翼发展,进一步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增长板块。
陈惠龙:谢谢李主任!接下来,请省工信委刘煜副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刘煜:
尊敬的各位领导、记者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受省两会新闻中心邀请,向大家介绍江西工业经济发展有关情况。借此机会,首先代表省工信委向长期以来支持江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媒体朋友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我要发布的内容共两方面,一是近年来江西工业的成效、亮点;二是下一步工业发展的目标、举措。
下面,先介绍第一方面情况: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不动摇,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呈现“一稳四强”五个特点。
“一稳”是工业运行稳。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00亿元、较上年增长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列全国第四位、中部第一位。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34000亿元、增长8%,利税3700亿元、增长8%。
“四强”是投资力度强。 近五年全省工业投资累计突破4万亿元,组织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300多项,其中2500项完工投产,可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元、税收1200亿元。2016年全省工业投资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速达11%。产业集群强。60个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年主营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全省园区经济总量的40.6%;过百亿元产业集群41个,其中18个过200亿元。重点产业强。全省过千亿产业11个,其中有色产业过6000亿元、居全国之首;装备制造业近5000亿元,建材、石化、食品均突破3000亿元。全省千亿产业占工业比重达82%。工业企业强。2016年全省过百亿工业企业15家,新增入规企业1300多户,规模以上企业突破万户、达11000户。
以上是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我省工业发展的简要情况。下面,我接着介绍今年工业发展的目标举措。
一、2017年全省工业发展目标
可概括为“一个平稳、四个提升”。
“一个平稳”:即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00亿元、增长8.8%左右,主营业务收入36000亿元、增长6%左右,完成工业投资11000亿元、增长10%左右。园区工业增加值、重点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均增长9%左右。
“四个提升”:一是结构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装备制造增加值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左右;二是创新提升,企业研发投入较快增长、占销售收入比重提升到0.7%;三是融合提升,两化融合指数达到75左右;四是绿色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
二、2017年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可概括为“七抓”: 一抓创新驱动。加快推进重点创新产业化工程,针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扶持10个重大科技专项、20个重点成果产业化项目和5个重点产业骨干工程建设。完成1000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000家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带动2500亿元以上技术改造投资。
二抓两化融合。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全年推广智能机械1000台(套),培育4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个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培育50户两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贯标企业,支持1000户中小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与浪潮集团、华为集团合作推动“云上江西”、“智能窄带”建设,支持南昌、上饶、赣江新区等地建设大数据产业园。
三抓产业升级。在优势传统产业层面,延伸发展中下游、中高端产品,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层面,培育前端高端企业、项目和技术,打造产业“领跑方阵”、“新兴方阵”和“潜力方阵”;在新经济层面,力争在工业设计、大数据、物联网取得突破。
四抓园区功能。推动园区建设“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双创平台”等新“九通一平”;支持园区集中力量、突出特色,重点发展2-3个主导产业,做大做强1个首位产业。
五抓中小企业。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计划,力争全年新增1000户规模以上企业、50000户小微企业。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力争培育20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10户示范企业。
六抓绿色发展。组织实施工业绿色发展十大工程,培育一批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加快建设覆盖11个设区市和500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动设立10亿元省级绿色制造产业投资基金。
七抓精准帮扶。发挥企业精准帮扶APP平台作用,分行业、分领域建立服务微信群,做到企业、部门、基层等服务对象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省领导联点企业、对口帮扶工业园区机制,推动市、县建立健全相应机制。
我要发布的内容就是这些,再次谢谢大家!
陈惠龙:谢谢刘主任!接下来,请南昌县胡晓海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省人大代表、南昌县委书记、小蓝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胡晓海 (朱源杰 摄)
胡晓海:
尊敬的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南昌县有关情况,作个简要发布。
近年来,南昌县深入贯彻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树立新思维,务求新作为,县域经济始终保持稳健快速的发展态势。在2016年发布的县域经济、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等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全部实现进位赶超,分别前移3位、2位、4位,跃居第38位、46位、41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致力以“三跳”、谋“三变”、求“三新”:
一、跳出传统思维定势,以“格局之变”谋求发展“新方位”
坚持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来争创新优势、推动大发展。一是定位再升级,从“全省领跑”迈向“四个率先”。我们主动置身全国大格局去思考和谋划,敢于同先进地区、发达县区比。去年8月召开的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我们提出了拼争“四个率先”(即,在全省率先挺进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进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行列”、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建设“五个昌南”(即,建设领先领跑的实力昌南、创新创业的活力昌南、宜居宜业的美丽昌南、向上向善的文明昌南、共建共享的幸福昌南)的奋斗目标。二是机制再优化,从“常规推动”迈向“作为引领”。全面铺开绩效考核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全县重点工作定期考核交账机制,通过量化考核、定期交帐、排名通报、末位表态等方式,使“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产业再布局,从“一枝独秀”迈向“多点开花”。在举全县之力做大做强小蓝经开区的同时,突出“一区带三园”,推动向塘物流园、武阳中小企业创业园、南新滨江工业园“多点开花”。向塘铁路口岸作业区一期和武阳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基地启动建设,切实拓展了发展承载空间。
二、跳出传统产业格局,以“动能之变”谋求发展“新活力”
坚持把传统产业作为稳增长的“基本底盘”,把新兴产业作为促转型的“动力引擎”,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一是聚焦“一核两重”,激发新动力。预计汽车、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90亿元,同比增长8.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3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投资稳居全省前两位。与此同时,现代农业加速“工”型崛起,成为全国首批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体制创新试点县;现代服务业裂变扩张,新增商业面积18万㎡,电商交易额突破100亿元。二是强化“双创”驱动,发展新经济。围绕“科技创新、精英创业”的发展定位,综合运用“基金+基地”、“引资+引智”、“政策+服务”等方式,加快培育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7家。三是注重“新旧”融合,挖掘新潜能。鼓励企业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
三、跳出体制机制束缚,以“效能之变”谋求发展“新环境”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从体制机制入手,善于运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手段、市场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一切难题和束缚。一是行政审批上从“简”。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被列为全省4个试点县区之一。目前,行政审批局组建工作已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二是服务企业上从“优”。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全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负10亿元。特别是我们与省建行合作,设立了全省首家科技银行——小蓝科技银行,采取“科技+金融”的方式,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三是招商引资上从“严”。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落户专家评审机制,严把准入关口,洽谈意向项目淘汰率达到65%。同时,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畅通落后产能出口,依法清理重组“高耗能、低效益”企业200多家,盘活收回项目用地2000多亩。
我就简单发布这些。最后,衷心感谢省“两会”新闻组给南昌县提供这样一个展示窗口,真诚邀请各位记者朋友多来南昌县实地采风,诚挚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陈惠龙:谢谢胡书记!接下来,请樟树市董晓明市长介绍有关情况。
樟树市人民政府市长董晓明 (朱源杰 摄)
董晓明: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今天我市作为全省县市区的代表之一,来参加这次省两会“富裕江西”新闻发布会,我们深感荣幸。在此,我谨代表樟树市委、市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樟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特别是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樟树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樟树因树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药而扬名,因盐而闻世。面积1291平方公里,人口60万,是全国唯一的“中国药都”。新常态下,我市全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富民强市,实现经济总量质量双提升。相关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赢得了一些荣誉。一是全国有影响:先后被确认为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中国盐化工循环产业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创新能力百强县。二是全省有位置: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十大活力县、最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县、品牌十强县、专利十强县等荣誉称号;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在全省综合考评中评为一类先进县市。三是发展站前列:2016年,全市GDP实现335亿元,增长8.9%;财政收入跨越50亿元大关,达52.2亿元;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位列第98位。
这些年,为推动产业升级、提振实体经济,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壮大支柱产业,打牢发展基石。围绕“药、酒、盐、金”四大支柱,全力打造了药都医药物流园、医药产业孵化创业园、金属家具产业园等新的发展平台。不断做大药业,大力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呈现药地、药企、药市、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全产业发展格局,产业集群规模达350亿元,进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并入选全省20个示范产业集群。做强酒业,力促特香型白酒上升为国家标准,“四特”品牌荣获中国酒类十大最具全球竞争力品牌,四特酒公司成为宜春市首家税收超十亿元企业。做精盐化工业,依托丰富的岩盐资源,推动产业链向精细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做优金属家具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品智能化和信息化,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其中保险设备产业占到了全国的45%。
二是培育新型业态,增添发展后劲。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养生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农业打造示范区,大力发展中药材、花卉苗木、果蔬等特色农业,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生态休闲观光茶园等一批现代农业基地。高标准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枳壳、蓝莓、高档花卉等入园项目有序推进。服务业打造新引擎,中国古海、阁皂山两大景区相继建成接游,并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旅游产业入选全省35个旅游重点产业集群。福城医药园评为全省电商示范基地,全市电商年交易额超130亿元。全力推进中国物流水运口岸作业区、华正道物流等项目建设,构建起铁路、公路、水运三位一体的现代物流网络。
三是深化制度改革,释放发展活力。仅2016年就统筹推进了7大领域31个专项、126个小项具体改革,实施国家级改革试点9个、省级改革试点1个。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行政权力事项精简整合率达50%。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全市压减粗钢产能18万吨,销售商品房7000多套,完成8家企业改制,妥善安置职工1100多人。
四是注重创新驱动,厚植发展优势。加快科技、人才、品牌等全方位创新。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近5年共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153项,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国家集成技术创新平台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大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200余人,近3年来引进和长期聘用高技能人才2000余名。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3件、中国名牌产品3个、江西省著名商标111件,品牌总量列江西前列、全国第31位。
五是开展专项行动,提振发展信心。把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作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政策红包全面惠企,制订出台2大类12个方面70条具体举措,每年可为企业直接减负6.14亿元。专门出台金融支持企业发展“十二条”,“财园信贷通”为153家企业发放贷款7.3亿元。具体问题精准帮扶,抽调1000多名干部,组建起44个专门工作组,向162家挂点企业收集到140多条意见建议,建立台账,一一进行销号管理。取消或暂停各类收费项目9项,减半执行收费项目11项。大力推进环境优化,组织企业法人代表对职能部门一年进行两次“双优”测评,结果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全市下发,积极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最后,借此机会,希望在座各位领导、各界朋友,特别是记者朋友能一如既往地给予樟树更多关心关注,同时也诚邀各位多到樟树走一走,看一看,为我市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陈惠龙:谢谢董市长!接下来,请省政协常委朱丽萌研究员介绍有关情况。
省政协委员、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朱丽萌 (朱源杰 摄)
朱丽萌: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推进经济总量质量双提升,实现富民强省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在新常态下江西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资源要竞争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建设成效有目共睹,但由于底子薄、基数低,从经济总量、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角度来看,江西在全国的地位相对比较靠后。发展不足仍然是江西的主要矛盾,欠发达仍然是江西的基本省情,相对落后仍然是江西的最大现实。这也就决定了推动经济量质双升,实现富民强省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也是新常态下江西发展路径的全方位调整和完善。如何推动经济量质双升,实现富民强省?从现阶段来看,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战略机遇,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经济量质双升,实现富民强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坚持创新驱动,扭住创新驱动的“牛鼻子”,推动创新成为我省经济量质双升的第一驱动力;要坚持协调推进,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寻找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生机;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绿色经济走在全国前列,保持我省的绿色优势;要坚持开放引领,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共享发展,使城乡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动经济量质双升,实现富民强省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战略机遇。现阶段我国正在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我省要紧紧围绕这三大战略,统筹谋划经济量质双升的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如推出《融入“一带一路”,重振“china”陶瓷产业历史荣光》的实施意见,将“china”品牌放大为江西形象,以此树江西区域国际形象,吸引国外更多关注的目光;依托长江经济带建设,争取与沿线省份、福建、广东等周边省份建立更多的跨省经济合作区,并适时启动省内跨市园区或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如在吉安市与宜春市的交界地区,启动新干——樟树经济合作区的建设等相关工作,以培育更多增长空间;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旅游为先导,以京津冀客源为中远程市场的中心,加强与京津冀客源市场的协作,吸引其周边地区乃至日本、韩国等的游客到江西旅游等,以此开创与京津冀战略协同发展的新纪元。
推动经济量质双升,实现富民强省必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江西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我省要直视短板,突出问题导向、战略导向、需求导向,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大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创新发展方式,重塑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量质双升,力争富民强省目标的早日实现。以旅游业为例,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富民强省的产业。在当前旅游市场从“大众观光”时代向“大众休闲”时代、个性体验时代和“玩经济”时代转变的今天,我省可以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为切入点,配套规划全域旅游目的地,开启全域旅游新局面;以城乡建设为契机,实施“旧城改造+旅游+商业复兴”行动计划和“乡村再造+旅游+农耕复兴”行动计划等;以快乐体验为宗旨,做热“玩经济”旅游文章;在做足红色研学旅游的基础上,学习苏州以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等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为主要平台的经验,加大对古色、绿色、蓝色等旅游资源宣传力度,打造具有世界唯一性、独特性和国际感召力的核心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形象,推动我省旅游客源地向国内国际市场拓展等。
江西是个好地方,发展不足、总体欠发达、相对落后的省情同时造就了我省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我省只有不断推进经济量质双升,才能更加坚定地向富民强省目标迈进。
陈惠龙:谢谢朱委员!接下来,进行第二个议程:答记者问。提问请举手,并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谢谢!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朱源杰 摄)
中央电视台记者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集中力量和资源,培育壮大新经济业态,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格局。请问,江西下一步在培育壮大新经济方面有什么打算和实招?
李庆红答:培育壮大新经济,是现阶段我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目前我委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牵头制定全省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从江西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在发展新经济上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主攻方向。根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立足江西产业基础和特点,初步考虑选择新制造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等五大主攻方向。新制造经济,重点是做大做强大航空、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新型电子、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变“江西制造”为“江西智造”。新服务经济,重点是培育工业设计、现代物流、总集成总承包、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及全域旅游、文化创意等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绿色经济,重点是发展绿色智慧农业、大健康、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努力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智慧经济,重点是发展“互联网+”,着力培育大数据及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数字视听等智慧产业。分享经济,一是培育生产能力分享经济,重点开展标准厂房、关键设备、制造产能等分享;二是培育创新资源分享经济,重点开展科研仪器、紧缺人才、知识产权等分享;三是培育生活服务分享经济,重点开展家政服务、休闲度假、远程治疗等分享。
二是强化要素支撑。重点在人才、科技、平台、数据、金融等五大要素支撑上采取一系列举措,通过整合要素资源产生裂变效应,推动新经济跨越发展。
三是落实扶持政策。初步考虑在市场准入、人才吸引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信用奖惩、财税扶持、政府采购、土地支持等八个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力争打造新经济发展最优政策环境。
总的目标是,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我省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竞争力强的新经济产业体系,使江西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集聚地。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 (朱源杰 摄)
香港商报记者问:省十四次党代会响亮提出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今天上午的人大会上,刘奇省长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进行了再部署。请问刘煜副主任,作为工业主管部门,省工信委将如何贯彻落实工业强省战略?
刘煜答:谢谢您的提问。的确,省十四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这次全省两会都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作为工业主管部门,省工信委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初步形成了“1233”和“1+6+15”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1233”的“1”,指的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
“2”,指的是突出“中国制造2025”和“两化”深度融合这两个重点。
第一个“3”,指的是努力实现工业总量、速度、结构三大目标。即: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元台阶,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迈上5万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中部领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30%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0%以上,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5,“十三五”期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以上。
第二个“3”,指的是三大工程、三大战役、三大突破,即: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经济培育三大工程,打好企业技术改造、企业管理提升、园区功能完善三大战役,力求在工业设计、大数据、物联网三大领域实现突破。
“1+6+15”的“1”,指的是拟出台一个综合性文件,即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意见。
“6”,指的是制定出台6个工业强省战略的支撑文件,即:推进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业园区改革创新升级发展、强化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提升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强化工业强省推进机制6个支撑性文件。
“15”,指的是将实施15个重点产业行动计划,包括:电子信息、中医药、航空制造、绿色食品、光伏、锂电6个新兴产业;有色、新能源汽车、有机硅、钢铁、绿色建材、纺织6个传统产业;工业设计、大数据、物联网3个新经济领域。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江西日报新媒体记者提问 (朱源杰 摄)
江西日报新媒体记者问:今年元旦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提出,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请问南昌县2017年打算怎么干?
胡晓海答:上周四(1月12日),我们召开了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吹响了“强攻‘四个千亿’、决战‘两个率先’,为实现“全市当龙头、全省树标杆”而努力奋斗”的号角,并把今年定为“大干快上”行动年。
具体来说,强攻“四个千亿”,这是我们坚持发展导向,以产业作为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基于当前产业发展现状,制定的打造汽车、食品医药、建筑、商贸四大千亿产业集群的战略计划。
决战“两个率先”,这是我们坚持目标导向,以决战决胜、兑现承诺的勇气和自信,主动回应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行列、率先完成全面脱贫“两大承诺”,制定的“赶考”计划。
“全市当龙头、全省树标杆”,这是我们坚持责任导向,深入贯彻省委常委、市委殷书记对南昌县提出的“在全市当龙头”的更高要求,主动扛起“首府首县”的责任担当,不仅要求自身在省市走前列、当先锋、作示范,而且还要在全市提升首位度、贡献度,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更大作为。
“大干快上”,这是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健全平台等方式,把差距变压力,把压力变动力,把动力变行动,以超常规的加速度、高强度、大幅度,以快于、重于、优于其他地方的发展态势,高歌猛进,一路向前。“大”是方略,就是大气魄谋划、大手笔运作、大力度推进。“干”是途径,就是坚持干字当头,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快”是要求,就是三步并作两步走、一天当作两天用,快节奏、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上”是方法,就是大力推行“领导上前、责任上肩、工作上手、督查上阵”的一线工作法。
信息日报记者提问 (朱源杰 摄)
信息日报记者问:不久前,2016全国百强县榜单发布,我省的南昌县、贵溪市、樟树市3个县市成功入选,在这里我也向我们南昌县、樟树市的领导表示祝贺。那么我想请问樟树市董市长,进入全国百强后,我们樟树今后几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来实现这个目标?
董晓明答:好的,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樟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药、酒、盐、金属家具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2016年成功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在这里,我要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感谢新闻媒体朋友的关注与鼓励,感谢樟树60万人民的辛勤付出。
今后几年,樟树将围绕“全省十强领先、全国百强进位,打造‘三个百亿’,建设滨江新城、‘一江两岸’,再造一个美丽幸福新樟树”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致力创新发展。围绕药、酒、盐、金,搭建各类研发平台,发扬“工匠精神”,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别是要全力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将樟交会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中医药行业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等交流交易和提供系统服务的大平台。
二是致力协调发展。通过滨江新城建设和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打造活力之城、魅力之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完善公共配套,着力打造“绿富美”乡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是致力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环保综合整治,严格项目准入,强化源头管控。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落实“河长制”,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围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是致力开放发展。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赣西经济转型发展等国家、省重大战略分工合作,加速融入南昌大都市区。发挥产业、文化、旅游等独特优势,积极开展招大引强,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五是致力共享发展。积极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医疗、养老、安居、就业等问题。全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大局,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江西卫视记者提问 (朱源杰 摄)
江西卫视记者问:刚刚朱教授谈到加快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城市旅游一直是江西旅游发展的一个短板。城市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弥补城市产业发展的不足,而且可以重塑城市形象,推动城市经济的崛起。你认为我省应该如何来推进城市旅游发展?
朱丽萌答:城市旅游一直是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短板。我省城市旅游应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展开,正如我刚刚谈到的。
一是要实施“旧城改造+旅游+商业复兴”行动计划。为什么?这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大背景所决定,旧城改造将成为我省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我省应以旧城改造为切入点,学习借鉴上海新天地建设的经验,把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时尚消费结合起来,通过活化历史,充分挖掘城市之魂,复兴老城文化的精神地标,打造面向世界的城市文化名片,以此创造城市新型旅游市场。
二是要以设区市为单位,在市域推进“城市中心精品公园或主题游园+旅游长廊(旅游精品线路)+郊野公园、景区”三级旅游梯度建设,以旅游长廊将城市中心公园或主题游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与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公园等串联起来,以弥补我省城市旅游的不足,使城市旅游成为我省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和产品。其中,城市中心精品公园或主题游园建设,可紧密结合“玩经济”时代背景,把游客快乐体验元素作为“玩经济”的重点项目进行设计与打造。
三是要以城市“夜生活”为补充,推出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特色演艺产品、夜观光产品和夜消费产品,开辟以城市“夜生活”为主的“第二场”旅行,进一步丰富城市旅游的内涵,吸引更多过境游客延长在赣旅行时间。
陈惠龙:刚才,5位领导围绕经济建设,也就是“富裕江西”这个主题,分别作了很好的介绍和说明,并回答了记者朋友们的提问。相关材料已经印发给了大家,并提供了电子版。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会后可以向有关领导进行咨询或采访。
预告一下,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将于后天晚上7:30继续在这里举办。今晚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